透过上校,看待人生沉浮——评《人生海海》
2023-07-09 13:05:32 来源: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
(相关资料图)
《人生海海》(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)整体人物塑造饱满形象,各方性格迥异的人物轮番登场,令人印象颇深。叙事线条多而不乱,抽丝剥茧中娓娓道来,且在重点的情节关口着墨颇多,甚至烘托出些许悬疑之感。故事的本身极为精彩,讲述一位大时代中传奇人物的一生,将个人的小命运置于时代的大潮之下,读后难免令人感叹命运之不公、世道之沧桑、人生之微茫。 《人生海海》取自闽南方言,意为“人生像大海一样变幻不定、起落浮沉,但总还是要好好地活下去”。书中,麦家描述了一个被侮辱的英雄。为什么是英雄,因为主人公有一套纯金打造的手术刀,这套刀为他在抗日战场、国共战场和朝鲜战场上扬名立身,同村的人敬他为“上校”。为什么是侮辱,是因为“上校”在村里还有另一个外号——“太监”。他是全村最古怪出奇的人,是革命群众要斗争的对象,可大家一边斗争他一边又巴结讨好他,村里没人不尊敬他,凡遇上什么事儿都找他出主意。 整部作品亮点颇多,仿佛给读者打开了上帝视角,一路上跟着一个书中称为“我”的小孩子了解了主角“上校的一生”。透过“我”的眼、“我”的偷听行动、“我”在事态发展中的思想变化、“我”的周围环境和人物关系,让读者有了这种沉浸式的旁观者体验。上校的故事当然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这个“我”通过上校的故事感悟到了什么。这也是作家写作的终极畅快之处。所以麦家让我们跟着这个“我”一路成长,长着长着就分不开了。“我”的所思所想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读者的所思所想。 《人生海海》中后半段围绕上校的刺青展开大量的描写,古话说,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对于上校来说更是如此,那排刺青是他最不愿提起最想抹去的黑暗记忆,即使他有最高超的缝补技术,精湛的医学手段,但无论如何都磨灭不去那排刺青所带来的伤害。 读者们跟着这个“我”一路窥探着上校的一生,在故事的最后,我们是真的尊敬他也心疼他的。这就是麦家构思的巧妙之处。上校的一生,他的这一片海洋呼应着时代的波澜壮阔,最后在电灯、油灯和烛光的交相辉映下,安静死去。生命的温暖与寒冷交织,归于最深最深的宁静里。 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,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,这个世界,总有生与死的博弈,人性与道德的碰撞,贫穷与金钱的角逐,羞耻与尊严的割裂……我们终将勇敢、坚强地去面对生活!《人生海海》书影
标签: